自主招生报名白热化,不注意这七点很可能全盘皆输?

高考 分类: 高考报考 版权:
1070 0 0 1
2018-03-29 18:01
0
编辑推荐
自主招生目前报名进入白热化阶段,很多家长在准备材料和选择院校是,还会存在以下七点严重误区。

2018年,各个高校录取公布自主招生章程,根据章程中提供的计划数,全国90所高校自主招生的计划名额大概在1.2-1.5万之间,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报名人数已经将近80万,远远突破了2017年的60万。


招生计划不增加,报名人数猛涨,如何自主招生今年迎来了新一轮了疯狂报名,在冷静分析自己孩子是否合适的前提下,如何规避自招报名中出现的误区,合理规划自主招生,让自己孩子在这近百万的茫茫大军中有机会胜出呢?下面这几个误区,做家长的一定要提前了解!

误区一:缺乏整体规划,自招成功率低

很多家长自高一起就为孩子准备高考自主招生的相关事项,比如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进行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多项准备工作,总想把孩子的各种准备工作做到最好,为他们参加高考自主招生创造最大的机会。


但等到自主招生简章发布后,很多人又陷入了困惑,因为他想报的专业却没有准备相关资质,而自己准备的相关资质所能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自己又不愿意去。所以自主招生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

建议

在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以至于为其做准备工作之前,就要为孩子的学业进行整体规划,其未来的目标专业和学校范围到底是哪些,这些学校、专业在自主招生报考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然后再根据目标专业和学校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为自主招生进行准备。否则整个工作就只能是无的放矢,成效不高。

尤其需要提醒高一高二的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各个高校近2-3年的自主招生章程,根据孩子目前成绩,学科特长和专业趋向选择目标学校,进一步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规定提前准备材料;

另外自主招生报名系统是开放式的,可以提前注册申请账号,进入系统内部熟悉报名流程和需要上传的资料,以免等到自己孩子开始报名时手忙脚乱。

误区二:在自主招生上投入过多,得不偿失

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准备自主招生,占用大规模的时间让孩子写自荐书,补充综合素养表格。在备考方面投入了过多的时间、精力及资金,以至于因为自主招生考试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计划。再大量投入之后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自信心和心态收到严重打击,直接影响了6月份的高考。


殊不知,在目前政策下,高考成绩才是能否被录取的核心,自主招生的优惠也是建立在一定高考成绩的基础上。

建议

家长们在自主招生方面进行适当的投入即可,因为如果你的确是在自己有优势、有特长的方面参加自主招生考试,那么也不用过多的投入即可获得初审通过的机会。

如果是报名之前完全不了解自主招生,孩子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学科特长,综合成绩一般的情况下。只是想给孩子一个机会,甚至抱着跟风态度:大家都报,我不报了感觉浪费机会或者对不起孩子。

这类情况我建议还是不要去准备自主招生了,首先时间上太紧张,网报时间短。其次不能提供高校需要的材料,准备自招基本上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影响自己心情,耽误孩子日常学习。

误区三:只凭分数选择学校

很多家长或学生在选择自主招生学校时,只是根据分数来选择,比如我考了600分,然后再加上20分,然后看620分能选择哪些学校,然后从中选择目标学校。


建议

一直以来,都强调要从专业和分数两个因素来选择学校,并且首先要从专业的角度来选择学校,即哪些学校在我们所定专业上有竞争优势?我手里的资料和证书,对哪些专业将来的学习有帮助?或者说:我的申请材料,跟哪些大学专业的相关度最高。

你拿一个文科类的奖项和证书,去申请理工类的专业,这成功率几乎是零,同时也会让审核老师感觉到你是一个没有目标,很盲目的学生,对专业理解,学业规划完全没有概念。

利用专业和手里的材料筛选出若干所学校,其录取分数有高有低,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成绩结合学校的复试水平及优惠条件,定位到底哪些学校是自己的目标学校。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到合适的专业,考进合适的学校,从而实现学有所成,优质就业的重大目标。

误区四:只凭兴趣选专业

在选择专业方面,目前最流行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选择专业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


选择感兴趣专业本身并不错,但不能唯兴趣选专业,因为兴趣是主观性的东西,而我们最终要走向市场,面临用人单位的挑选,因此主观感兴趣的,还要与客观的需要相结合,要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

建议

在兴趣不明朗,或者是以兴趣为主导选择专业不明朗时,建议以手中的资料和学科特长为主,毕竟大学老师不能只凭你的自荐书和个人叙述上对某某专业有兴趣就会认可你的申请材料,他们主要看的还是你手里的证书及学习成绩。

误区五:准备材料缺乏针对性

许多家长在为考生准备自主招生报考材料时,只是随大流地收集孩子在高中阶段所获得的各类奖项,并且认为奖项越多、水平越高越好!


其实呢,每个高校的不同专业方向对奖项的要求是不同的,想报考电气专业的你所获得创新英语大赛奖项作用就不大,而你想报财经类专业,你获得生物大奖意义和作用也不突出。

建议

再次强调:只有当你获得的奖项与所报专业一致时,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提高初审通过率,也可以在后续的面试和复试中占据优势。

误区六:个人陈述论据薄弱

在写作个人陈述时,大家都明白要多写自己的亮点和闪光点,这并不错。但很多时候变成自说自话,缺乏事例和相对客观的证据,因此难以让人信服。


建议

我一直建议,自荐书要认真写,而且要孩子自己写,因为只要他自己才了解自身情况,对学习和亲身参加过的各类活动有切身体会,这样写出来的自荐书才真实可信。

一定要记住:自荐书是老师了解你的一扇窗户,简单明了,直入主题,突出特长,彰显能力,做到这些就是一封优秀的自荐书。而不是你用各种华丽的辞藻把它写成是一篇文学美文。

误区七:上传材料格式不对

自主招生报名系统需要填写的资料和上传的扫描原件很多,也很繁琐。很多家长报名时,以为只要把材料扫描并上传即可,存储的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上传的位置和项目不对,最终影响了报名。

建议

首先,扫描电子档一定要符合系统要求的大些,建议家长电脑操作不熟练的,把全部资料拿到图文店或者找熟悉电脑操作的专业人士身边,让他们根据要求把电子照片整理好。

其次,所有的扫描原件照片,一定要准确命名,并且按照学科分类和奖项等级排列好,按照含金量和等级顺序上传系统。

最后,强烈建议高一高二家长提前进入自主招生报名系统,熟悉流程和需要的材料内容,千万不要等高三临近报名的时候在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牛小飞

牛小飞

【签约作者】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荒废了我……

526 粉丝 / 23 关注

“双一流”名单公布将近一年了,211/985会被逐渐取代吗? 【二本文科】2018年河南高考院校投档线(排序版)

严禁发布 广告 回复

高级模式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