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课外辅导班乱象”成两会热点,各部门将重拳出击

爆料 分类: 中考 版权:
1499 0 10 4
2018-03-06 09:58
10
编辑推荐
“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地说!

校外辅导班,一直是家长们的心头之痛!而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管理问题,也是有关部门管理的难点。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期通过更大的力度、更综合的手段来治理这一长期存在的社会难题。

这不,两会上,课外培训的问题也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家长的这块“心病”,一定要医!课外培训的诸多乱象,一定要治!

课外培训火得邪性!代表委员齐关注

要说这课外培训有多火,前阵子听说了这么件事儿——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三年级小学生朵朵(化名)的日程表上,培训班被精打细算地排到了腊月二十八:7天数学寒假班、12天英语冬训班……而学费也随之破万。“寒假时间紧,也就报了这些,另外还有个音基中级考级。暑假的话,还会有体育和语文。”朵朵妈说。

假期、周末乃至日常放学后,各大培训机构总能见到中小学生们忙碌穿梭的身影。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本应为学校教育有效补充、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校外培训机构,在“校内减负”初见成效的当下,却裹挟家长带着孩子一路狂奔,成了“校外增负”的主力军。这种现象带来的不只是家庭经济负担,更是学生的课外负担。对此,今年两会伊始,代表委员就对这乱象“开炮”了——

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课外培训不能成为有些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在3月2日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也表示,要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的管理,切实把教育部等四部门部署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落到实处,让课外培训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变成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更不能被有些人用来干扰教育秩序,煽动社会焦虑情绪,成为牟取暴利的工具。

全国人大代表李鸿彬:规范校外办学行为,使之成为正常学校教育教学的补充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学处副主任李鸿彬曾经也是一名中学生的家长。他透露,他孩子之前也上过培训班,但当时确实是因为一门功课有短板才去补课的,那时培训班不像现在这么火热。

“有报道说孩子的课外辅导已严重影响了一部分家庭的生活质量,课外辅导费用俨然成为一个家庭最大的乃至不堪重负的沉重负担。”李鸿彬了解到,许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填满了,甚至吃饭都没有充裕的时间,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因此规范校外办学行为,使之有序,成为正常学校教育教学的良好补充,非常有必要。”

李鸿彬还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提高科学与人文并重的良好素养,还有致力于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兴趣等,而办学机构的课外辅导只是通过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短时间内也许从知识掌握的层面上看有一点效果,但这绝非教育教学所追求的。

民革中央:去年以来做了大量调研,两会中将做重点建言


两会前夕,在2018年全国两会民革新闻宣传工作通气会上,民革中央就表示,从去年以来,民革中央就义务教育“减负”问题做了大量调研工作,今年全国两会中,民革中央就强化义务教育“减负”、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提交相关书面发言材料,将重点建言。

民革中央主席万湘鄂、副主席张伯军此前曾带队在吉林、广西等地开展专题调研。调查发现,“不在培训班里坐着,就在去培训班的路上”是当下很多中小学生的真实生活写照。在这个过程中,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打着“提优补差”的旗号,野蛮生长,某种程度上扰乱教育发展的作用多于补充学校教育的作用。

在民革中央围绕“减负”问题的几点建议中,特别提到: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加强教育、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取缔无证培训机构,严禁培训机构超范围经营;杜绝各类学校与培训机构合作择优、“占坑”录取等行为,坚决打破已经固化的“利益链”。

培训机构乱象,各部门重拳出击

201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严格办学资质审查,规范培训范围和内容。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简称《通知》),旨在通过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公众反映最强烈的六类问题。

而针对一些机构和组织举办学科竞赛并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挂钩、“山寨社团”为营利举办赛事等乱象,教育部还专门发出了《关于规范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明确强调了“完善管理权限、重新登记核准、严格组织实施、强化日常监管、约束结果使用、推动社会共治”等六方面具体措施。

这套专项治理行动的“组合拳”,打得漂亮!

课外培训,几多怪象几多问题!

校外培训机构,为什么急需治理?家长们的无奈究竟有多深?

侵占孩子休息时间——家长不忍又无奈


家住重庆市渝北区冉家坝的张莉(化名),女儿读小学三年级。今年寒假以来,她一直在关注年级其他孩子的动向,生怕女儿巧巧(化名)比别人学的东西少。

张莉特别在意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最多的时候,巧巧参加了10个补课班。从周一到周五,巧巧疲于应付各种培训。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校长刘玉霞说,各种各样的培训、作业挤占孩子休息、玩耍的时间,表面上看可能提升了孩子的成绩。但长此以往,孩子的创新力、想象力都会受到抑制,甚至与人打交道,与社会、环境相处的能力都受到影响。

补课费直追住房按揭——普通家庭倍感压力

“年轻时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要花这么多钱,自从补课后才明白。”儿子就读高一的胡女士说,“一对三补数学或英语两个半小时至少1000元,大课200多元,每个月都要上万的补课费。”她说。

同济大学教授蔡建国一直关注并反对过度补课现象:“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家长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送给了培训机构。”

虚假宣传、良莠不齐——补习收效存疑

并非所有辅导机构都对师资有要求、都能保证辅导教学质量。

“我曾经在一家小型教育培训机构工作,那里的问题实在太多,没过几天我就不干了。”一位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说,那家教育培训机构虚报老师学历,而且没有正规执照,他们拉学生家长全靠连哄带骗。“有些家庭的经济条件不算好,但家长都把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交给了这家培训机构,我看着挺难受的”。

超前学习、超纲教学——损害孩子学习兴趣

李鸿彬说:“日常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班的学生,一部分超前上过培训班,而另一部分没上过,这样的情况对正常教学干扰很大。”课外办学机构针对中小学生的辅导形式通常是超前教学和同步训练提高两种形式,无论是哪种方式的辅导都会导致学生做无谓的重复劳动,课堂上似懂非懂,听课缺乏兴奋感,以致正常的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少老师也深感苦恼。

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提前接受下学期知识的补课班并不是对任何学生都适用,也许家长的一片苦心反而变成孩子学习的负担,也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6岁的人学15岁的东西,我很不感冒。”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表示,民办培训领域对中国教育体系是良好补充,但整顿很有必要,他个人很反对超前教育、难题教育。俞敏洪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发展病态,“这也是中国很多小天才长大后爆发力差的原因。”

降低成本、租用旧房——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中教君发现,市场上充斥着很多教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教育辅导班藏匿于普通的单元房,卧室被充当教室,课程包括语数课程同步辅导、数学思维拓展和小升初冲刺班等等。

这些机构,有一些手续不完善,甚至一些完全没有办学资格。

“没有手续就是黑班,还组织学生补课,就这么一个场所,要是一旦发生火情,跑都没地方跑的!”有家长担心地说。

合力抵制课外辅导乱象,关键还得看落实

既要专项治理,也要长效机制

首先,推动国家就校外教育的专门立法。还要制定更为明晰的培训机构设立与营运管理标准。同时,发挥多方力量,完善民办校外培训行业的管理体系。这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薛二勇的建议。

对不合法、不合规机构坚决关停

“对于类似不合法、不合规,尤其是无资质和有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有关部门一定要联合起来,坚决关停。”谈及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观点鲜明。

不少教育培训机构证照不全,利用政策执行漏洞,以教育咨询等名义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办学资质,却从事教育培训业务。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坦言,地方教育部门规范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愿望强烈,却也力不从心,还存在包括职责划分不清、人手不够、缺乏执法权等问题。但孙惠玲表示:“规范民办培训机构,各地不能靠等待,必须结合地方发展情况,积极探索、敢于亮剑。”

在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看来,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合规的课外培训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应该大力支持的。但在市场急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违规乱象,有关部门一定要及时出手治理,这既能保护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也能更好地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超纲教、超前学等培训行为必须警惕并治理

“我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超前教育。”每当有家长问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孩子该上什么辅导班时,她都会这样回答。在这位北京名校长看来,超前教育非但没有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反而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孩子对课上的内容不感兴趣,以及重复学习导致孩子休息不好、疲惫不堪等。

《通知》要求,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委员介绍,今年上海市实施了“一标准两办法”,严禁民办培训机构拔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增加教学难度。在课程时间安排方面,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得妨碍未成年人正常休息,授课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上海的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布,并欢迎大家监督。现在看来,民办培训机构‘拔高抢学’现象已经大大减少。”

治理公办学校教师参与课外培训

“无论任何形式,公办学校及教师都不得有参与民办培训机构的行为。”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

在此轮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中,对公办学校及教师的违规行为动了真格。《通知》要求,坚持依法从严治教,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存在的“非零起点教学”行为,严厉追究有关负责人责任;坚决查处个别在职中小学校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一律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指出,在《通知》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考虑通过地方法规及国家立法,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及教师行为,划定办学及教学红线。


家长心态放平稳,减少焦虑

汪女士的女儿在南京一家民办学校上五年级。“寒假我给女儿报的是数学班,上课时间持续到除夕前一天结束。”汪女士说,女儿所在的学校有提高班,每个学期都会通过考试选拔学生,基本上是每个班不到一半的孩子能考上提高班,而且是淘汰制,寒假如果不补课,就怕孩子开学考不上提高班,自信心会受到影响。汪女士坦言,给女儿报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学”。

南京小学生家长徐有成道出众多家长的心态:“要缓解怕孩子落后的焦虑,就得课外‘补补补’!”苏州东吴外国语学校朱明华老师感叹,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上名校而焦虑,补习的阶段从初中升高中降低到小学升初中甚至幼儿园升小学。代表委员们建议,家长还要心态放平稳,减少焦虑,不要一味揠苗助长,结果损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钱 +5 贡献 +5 收起 理由
席慧13083885511 + 5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花非花

花非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31 粉丝 / 0 关注

2020高考延期,高考命题、考试、强基计划、各地中考有何... 2016-2017年 外国语 九年级(上)首次月考数学试卷

严禁发布 广告 回复

高级模式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